【次子的寒假】
早上起床到次子房間,看見他正在寫之前買給他的教材,之前有人問要怎麼讓孩子有時間看書或遊戲書或教材,比起這些,我反而比較偏重在「要先把該做的事做完,才可以去做想做的事」,這對於孩子日後學習上是非常重要的習慣,也讓他們慢慢練習去安排時間,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在讓孩子有這個習慣,即使是寒假,還是讓孩子的生活規律一點,每天還是9點半前要上床休息,
之所以會維持即使放假仍保持規律作息,也是有原因的,同大爺是觸覺敏感的孩子,幼稚園時因為感統未整合,在學校很常出包,被客訴是常有的事,當時每次放長假後,他就會整個大走鐘,孩子放假時走鐘,收假時要收心是常有的事,但偏偏別的孩子收心可能只要3天,他可能要到一個月,而且只要開始走鐘,之前調整好的事情就會要重頭來一次,例如,因為頸部張力未整合,他上課又開始會搖椅子,因為觸覺敏感,又開始容易不專心,還會去干擾同學,當時處理他的感統整合,就常在好不容易穩定又進步時,但放個假又回到原點的情況,有點累人,
因為幼稚園時處理他的感統整合太血淚,所以在老師的建議下,後來即使是放假,我還是讓孩子有規律的作息,也就是維持和上課時一樣的生活作息,或許是因為這樣,到現在雖然孩子已經很穩定,也不太出包,但放假時,我們還是保有這個習慣,對次子來說,教材就像是他上學時,要完成學校功課般該做的事,他會先和媽媽討論好什麼是要做的事,完成後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,例如打switch,而且每次他也只花大約半小時的時間,不是很長的時間,重要還是那句「把該做的事做完,再去做想做的事」。